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文化旅游】张掖甘州区—乌江大湾村牡丹竞相开放,千名游客踏青赏花

来源:张掖市甘州区 作者: 宋进林文/曹玉坤摄影  2020-05-11 17:03:43  浏览:
      5月10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大湾村农民李星明的牡丹园内人声鼎沸,喜气洋洋,来自全市6县市的近千名游客在这里欣赏牡丹、吟诗作赋、娱乐休闲,以不同形式缅怀母亲、赞美母爱,欢度母亲节。
 
 
     “绿荫丛外麦毵毵,竞见芦花水一湾,不见祁连山头雪,错认张掖作江南。” 这是民国诗人罗家伦游览张掖之后,发出的溢美之辞,也正是对甘州区乌江镇大湾村的真实写照。大湾村是甘州区海拔最低的村子,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从这个村子穿过,黑河水为祁连山雪水融化,水质清冽,洁净纯正。而大湾村正处在黑河由南向西的一个“拐点”处,这里河流、沼泽、湖泊、清泉、草地等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渠系纵横,灌溉便利,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在民间充满传奇而神秘的色彩。据《重刊甘镇志》记载,乌江大米自唐代屯田时落户甘州,历经元、明、清代八百年发展,面积不断扩大,品质逐步提升,特别是传统种植的白芒稻、黑芒稻,因其体长个大、外形独特,表面泛着淡淡的青绿,晶莹剔透、宛如翠玉,口感筋柔、米香浓郁,煮粥浆汁如乳,蒸饭油亮飘香,素有“皇家贡米”之美誉。而就在这样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令许多人向往的村子里,一位年过花甲的农民经过近40年的潜心培育,一手建成了占地30亩的牡丹游园,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66岁的“花心”老汉李星明,可以说是当地农村名副其实的“明星”!他的事业声誉与他的名字恰巧“吻合”。李星明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民,他曾当过村文书、干过中医。1982年春,他从商贩手中购得两株西北紫斑牡丹苗,开始在自家果园里潜心钻研育种栽培,三年后,植株就开了花,这让他又惊又喜,便从此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他就顶着家庭成员反对,硬是把种粮食的耕地栽植成牡丹花园,这让周边的人不敢相信也难以理解。30多年来,他先后从洛阳、山东、荷泽等地引进牡丹、芍药珍品100余种,购买《中国牡丹》《中国牡丹与芍药》《花木盆景》《西北园艺》等花卉书籍30多本,采取边学习边实践的作法在自己承包的10亩土地上进行杂交、繁育,先后培育出5种黑河牡丹系列、10种大湾红牡丹系列、9种祁连雪白色系列、5种“粉中冠”粉色系列、5种黄牡丹系列及绿牡丹、墨牡丹等兼具西北、江南两大品种之特色的系列新品种,建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宜游宜赏的“牡丹游园”,也成为他致富增收的“聚宝盆”。


  
                           
   图为李星明老人正在修剪花卉

     如今,李星明的牡丹园已拥有牡丹和芍药两类花卉上百个品种,他每年在春秋两季,销售牡丹和芍药10000多株,用于周边县区公园和企业的绿化。他依托种植花卉每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每逢五月,牡丹芍药盛开时节,远近游客慕名而来,蜂涌而至,在他的牡丹园里踏青赏花,或书画或吟诗,或高歌或起舞,常常为美景陶醉,流连忘返,乐不思归。牡丹园已成为生态乌江、魅力乌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乡村振兴旅游先行的经典名片。
     
                     (作者: 宋进林文/曹玉坤摄影)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证件查询 | 监督信箱 | 招聘信息

Copyright@2021 gshyw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甘公网案备—62090202000454号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 邮箱:945139299@qq.com 电话:13739379699 15193701275 陇ICP备20210008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