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祁连文苑 > 正文

【祁连文苑.陇上美文】姚嫘 | 焉支山游记

来源:酒泉玉门油田生活基地 作者:姚嫘  2020-05-23 14:56:04  浏览:

    与焉支山相遇,像是一场蓄谋以久的意外。焉支山,甘肃名山,又称胭脂山、青松山。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带的山丹、永昌县交界处。东西长约三十四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公里,属祁连山支脉。
    从酒泉到山丹焉支山,要座近五个小时的车。今年的雨水少,虽是五月天,大戈壁的草只能泛着点点的绿意,路两边的山体是荒芜的,既使到了焉支山脚下,也看不出此山与它山有何不同,白杨树刚刚发芽,是黄绿色的小尖芽,一些野菜也刚冒出尖角。我总也想像不出焉支山里面会是什么样子。

 
     
    天气晴好,感觉热浪扑面。正赶上“五•一”劳动节放假,游人如织,我与康辉旅行社的游客,在等待中座上了上山的车。一路上,松树多了起来,满眼的深绿色。车顺山势蜿蜒盘旋,高度在递增,这条路好熟悉呀!前年的三月份曾来过一次,那次林区没开放,只徒步到山顶稍作了一下停留,然后带着遗憾原路返回了。在游客们的一惊一乍中,到达了山顶,稍作片刻的停留,我与好友迫不及待地往松林深处走,哇!真是别有洞天,想不到荒山谷底有这样一片古老的松林。笔直的杆,指向天空,仰望只觉得刺破蓝天绕白云!自然生长,随着年轮,树杆下面的枝条老去,干枯了,原生态地挂在那里,低调质朴、沧桑,应了那首歌《孤芳不自赏》:“不羁的岁月诉不完思念如水,自问来时路走不尽爱的轮回,赏漫天落花,如你笑颜相随……”
   《永昌县志》记载:“大黄山又名青松山,向多松,今樵采殆尽……”。焉支山主峰毛帽山海拔近四千米。奥陶纪早期,焉支山开始隆起,接受浅海沉积,并有火山喷发。形成陆相碎屑岩沉积,有含煤地层,云母含量丰富,其中发现有昆虫化石及植物化石。我内心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千万年前的地下力量的运动,沧海成为桑田,平地隆起了山脉,那些喷溢燃烧的岩浆,是否带来了松树生长的某些微量元素?深入地层,作用于土壤?一方水土,一方草木。与其说古老的松树选择了焉支山,不如说是焉支山选择了古松。再过许多许多年以后,这里会不会再变成一片海?我不敢想,也不愿想,我只想留住眼前的焉支山。野草刚从冬季苏醒过来,在无人修葺处自成风姿,漫不经心地摇拽着。山中的野菜,三三两两缀于草叶之间,或圆或长的叶片,紧贴厚厚的一层松塔,温暖地生长着,落落大方中有一点不经事俗的天真。
 
     
    焉支山V字型峡谷地形,阴坡有松树、乔木、云杉等,成材木需百年时间。阳坡为草地,有秦艽、大黄等中药材。焉支山的松树自然生长的浓密,阳光只能投下斑驳的树影,有大片的青苔,空气中也弥漫着湿润的气息,让人感到舒适。林中有厚厚的松塔,仔细观察有黑、深棕色、浅棕色,有一小男孩拣了一大包松塔,我问干什么用,说是点火。我也开始拣松塔,不为点火,只觉得是工艺品,我发现黑色的松塔年代久远,浅棕色的才新鲜,拣了几个浅棕色的松塔,放在兜里,以示纪念。虽然,我走得汗津津的,但林中还是有片片积雪,有细细溪流,是从地底下冒出的泉水。史料记载,焉支山地下水丰富,是山丹、永昌交界处一系列河流的发源地。寺沟河,发源于焉支山,包括三十六道沟全长20公里,在山丹县清泉镇落入马营河。主要灌溉陈户乡和陈户寺沟村耕地。一股清泉自碎石中喷雾而出,汇成了溪流,低头拂动溪水之间,我看见藏匿于石缝间的绿苔、松塔、石子……还有阳光投影的树梢,波纹浮动,冰凉透切,一付孤芳也不自赏的模样,我连忙拍了一张照片。
     我目光所极处都是松树,且粗细相间,没有人修理,依然笔直向天。
     读树,也是读庄子的哲学。原生态的树真正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每一棵树都是君子之树厚道之树,树为鸟儿、为大山、为乘凉的人努力地生长。风来了,树在风中吟诗;雨来了,树在雨中填词,树在任何时候,都像一首诗站在那里,可谁能知道树的根在土壤里走了多远?树的根是地层深处不会消失的闪电,缠绵着时间的长夜。树看起来是独立的,轮廓自成一体,却又彼此根系的交融,无痕地绵延在一起,如此地复杂丰富,深不可测。
    下山的路时陡时缓,小鸟的鸣叫,哗哗的水声,似乎置身于南国,以山外荒芜的戈壁相比,犹如隔世。松树是深绿色的,别的植物刚冒嫩芽,形成丰富的层次,让人的眼力明亮。
    这浓密参天的古树,令人望其深而止于前,沧桑而不突兀,少了漫山的摩崖石刻,省去人为雕饰的芜杂。一座山的本性理应如此,纯粹如一,顺其天性。
    据《永昌县志》清乾隆公元1785记载:“焉支山,林壑茂美,最宜畜牧,药草尤蕃”。但三十一年以后至嘉庆公元1816,《永昌县志》记载:”焉支山又名青松山,向多松,今樵采殆尽”,“木则榆杨为多,松柏昔偏南谷,今稀。”


    从文字的表述看,焉支山植被逐渐减少,看来护林、养林的责任重大,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基业,毁于今人之手。不用担心,下山的路上,我不时遇见护林员在拣游人扔的垃圾等,是当地成立的焉支山自然保护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焉支山有獾猪,雪豹、普氏原羚、黑鹳、玉带海雕、斑尾榛鸡等,但我一种动物也没见,怕人呢!牦牛也是在山下见到的。
    史料记载,焉支山有金矿和煤矿、金矿,现在为保护自然环境,也禁止开采了。
    焉支故城遗址,也很多。马营城堡将军楼遗址,始建于明代洪武八年;丰城铺遗址、花草滩营盘遗址、硖口古城遗址……焉支山北汉明长城遗址,山丹县境内现存烽燧有汉代和明代的,共73座。四坝滩遗址、壕北滩遗址出土的陶器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已制陶为皿。由于来去匆匆,这些遗址以后慢慢看。
    焉支山耸立于东南,丝绸古道由境内东西穿过,南可通青海,北可达蒙古,东西控扼甘、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是古代“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军事要地。公元前121年春,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骑兵1万,出陇西,越祁连山,入河西走廊,迅速占领匈奴的祁连城,与浑邪王战于焉支山,匈奴败去,也创造了我国古代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为此,匈奴人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可见,匈奴人失去焉支山有多心痛。每年六月初六,俗称“去病节”,晒衣物书籍,去焉支山钟山寺旅游,求儿女或还愿者甚多。后来,发展为焉支山传统庙会。下山时,我路过钟山寺,香火旺盛。县志记载,唐朝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于公元742年,在焉支山修建了“宁济公祠”。明代,曾修葺为寺。甘肃巡抚田乐、候东莱、都督同知张成曾铸大钟一口悬于寺中,后人又称钟山寺。每年六月初六,为钟山寺庙会,张掖、民乐、永昌及本 县群众来山观景,求神拜佛,采药防疫,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可惜后来,巍峨辉煌的古刹被毁,今钟山寺是在原址上复建而成。再往下走是一大段陡坡,可以推算钟山寺建峭壁上。
    山丹军马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军马场,它见证了中国的崛起,是霍去病亲手建立的皇家马场,这里曾见证了中国强势崛起的步伐,这里也曾为历朝历代的王师,牧养着体力超群的战马。霍去病,少年英雄,人中龙凤,令人敬仰,耳边响起《孤芳不自赏》这首歌:这一生我等的好长,从懵懂少年到孤独的王,这一世我爱的好伤,任你把剑插进我胸膛!我的战马飞踏为你平天下,你的琴弦拨动伴我啸天涯……愿牵你的手,陪你到青丝变白发。”

 
    焉支山见证了古国的繁华尊贵。公元609三月,隋炀帝西巡。六月至焉支山,高昌王鞠伯雅、伊吾吐屯设等西域二十七国来朝谒,来者皆“佩金玉,披金厨(毛毯衣物),焚香奏乐,歌舞喧噪。”隋炀帝亦命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土屯设遂献西域数千里之地。隋炀帝西巡,曾到番禾县的瑞相寺朝拜,行布施,御笔提额,改瑞相寺为感通寺。
    哗哗的流水声很大,原来是一条小河顺流而下,三三俩俩的游人在玩水。水流很急,穿过石缝,流向山外。站在水边拍照,激起的浪花打湿了我的鞋子,一缕清凉扑面而来,心旷神怡,世外桃源,悦诗风吟,好不快哉!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刻着:曲谷听音。如果有琴,再弹奏一曲高山流水,是何等的逍遥和任性!
     焉支山称著于中国历史,许多名人名家作诗词以志心愿。唐代李白的《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颊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是天狼灭?父子得闲安。”从古想到现代,1937年,红四方面军遭遇马家军杀戮,惨痛的教训,也淹没在历史的天空。如今,太平盛世,群山偃旗息鼓,人们放马归山,解甲归田,马和诗的耳语里,有一个相同的暗号:回家!


                      图为作者在焉支山游览时的留影照

    王维的《燕支行》:”时来谒帝明光宫。千宫出饯五陵东。身作长城玉塞中。朝廷不数贰师功……”这首诗是王维二十一岁时,写的一首七言歌行体边塞诗,主题是歌颂一位将军的战功。
    路遇神仙斋的一大门。应该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想进去看看,迟疑中,止住了脚步。何为“仙”呢?“仙“是慢慢活岀来的,是从“人”蛹里升起来的另外一个人,像云,像蝶,像花,像月光……总之,是美好的象征。这得益于天赋和秉性,更取决于对人生的选择。
    路悠长,林更深。快下午五点了,游人很少了,我与好友急急赶路,一对父子从我们眼前走过,闲适而快乐,我按动相机快门,拍了一张背影……要在平时,嘈杂的闹市,我可能不会关注来来往往的行人,可此情此景,更像是在水墨画中行走,焉支山就是一张生宣,每个人都是一滴墨,晕染开来,无限地晕染开,犹如松树的枝叶……在这个五月,有幸与焉支山相遇,更像是久别重逢!
    是的,久别重逢。(文 姚嫘)

 
(注:文稿插图均来自网络)编辑:秋实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证件查询 | 监督信箱 | 招聘信息

Copyright@2021 gshyw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甘公网案备—62090202000454号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 邮箱:945139299@qq.com 电话:13739379699 15193701275 陇ICP备20210008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