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祁连文苑 > 正文

【祁连文苑.家乡美文】王兴鹏 | 人杰地灵三道沟

来源:转载瓜州风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兴鹏  2020-11-09 22:09:22  浏览:

    每一次走过三道沟,脑海中总会涌现出一幅在千里黄尘古道上书卷翻飞的画面,疏勒河吐露的清波涟漪,伴随着河畔的私塾古韵,为这大漠与夕阳,烽燧与古城,战马与驼铃组成的壮美景象增添不一样的人文环境。
  三道沟,河西走廊上的一个边陲小镇。可能,你很难在偌大的中国地图上快速找到它,但这里出过圣人和进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听了它的故事定让你好生羡慕。

 
  有关三道沟,在《瓜州民间故事》中有这样的叙述:说大唐高曾玄奘远赴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在夜渡葫芦河、翻越火焰山时,孙悟空偷的芭蕉扇被铁扇公主从猪八戒手里骗走,孙悟空追赶时与铁扇公主打了起来,猪八戒前来帮忙,不料,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落地,仅一搂,就留下了九道深沟,十片土地。三道沟就是其中第三片土地所在地。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但也是很有趣的。如果从地理的角度说,三道沟位于疏勒河中下游,疏勒河出昌马盆地,在冲积扇平原上,河道呈放射状,水流大量渗漏,成为潜流。至冲积扇前缘出露形成十道沟泉水河,分别以头道沟、二道沟命名,三道沟是其中之一,这可能就是三道沟取名的缘由吧!
  我们可以想象,祁连融雪涔涔渗漏,顺坡而下,千沟万壑的流量汇聚在一体,似脱缰的野马,在急剧落差的山涧沟壑冲撞奔流,在低洼处蓄势底流,又形成一道道沟壑,从而把这土地划分成一块块沃土良田,供祖辈们世代耕织生产,三道沟就是其中的一块。
 据史书记载,春秋至汉武帝之前,整个河西相继为游牧民族西戎、月氏和匈奴所占据。汉武帝决心经营河西,派霍去病率兵西征,击败匈奴先后置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河西四郡,整个河西才拉入大汉板块。瓜州隶属敦煌郡,在瓜州境内建冥安、广至、渊泉三县,其中渊泉县治就在今三道沟镇四道沟村,这足见其区位、地理、风水之优势。试问,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之水养育了匈奴挥鞭不肯离去,大汉帝国定所为治的甜蜜土地?历代的人们,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合理生存的方式,才造就了人烟鼎盛俊采星驰的历史画面?要不,当中原文化刚刚迁徙到疏勒河畔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就在渊泉县(今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孕育出了一位艺术圣人张芝!


  张芝(?-约192年),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汉族,敦煌郡渊泉县(今瓜州县三道沟镇四道沟村)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知汝帖》《八月帖》等刻帖。据《后汉书·张芝传》记载:“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张芝苦练书法,将其家中的衣帛都写上字,而后再洗净煮白,反复为之,尽将池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后人常用“临池学书”来形容刻苦学习书法。      张芝祖父三代为文治官,祖父张惇为汉阳太守,父亲张奂拜为武威太守。其弟张昶,亦喜草书,与兄芝齐名。这一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即便在那文化荟萃、文运鼎盛的关中三秦之地或者中原河洛之地,也都是奇迹。但是,就恰恰在瓜州出现了。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中原王朝的文化,一经祁连雪域的养育和熏陶,就立刻产生奇特效应。这效应与广袤的走廊相对应,与雄伟的戈壁长城相对应,与这漠漠猎风相对应,更与神奇的洞窟壁画相对应,值得人细细玩味仔细琢磨!
  这可能是一方水土的魅力之所在。要不,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千百年之后又出过这样一位进士,他的名字叫谢登科。他参加科举选贤,顺利通过院试、乡试、会试三道难关,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甲科第103名。这一中举,不仅改变自身,更为地方文化的勃起与兴盛注入了活力,从地方到朝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考中进士,官封四川省铜梁县知县。上任伊始,正赶上铜梁县连年饥荒,民不聊生。他着意查访民情,关心百姓疾苦,调集粮谷赈济饥民。并亲临现场查看水情,带领百姓治理水患,由官府统管水利,上下游分水公平;鼓励农民发展生产自救;严惩贪官污史、恶霸地主;拿出俸禄救苦济平,深得民心。三年后,调任永宁县知县。在永宁县为官数十载,励精图治,造福地方,百姓安居乐业。


  谢登科祖居安西直隶州(现瓜州县)三道沟山水梁村。生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卒于道光二十四年(1845年)五月,享年68岁。谢登科自幼聪明好学,尤善古文、儒学,行、楷、隶、篆、草等样样劲道,笔逸雄健,神采飞扬,文章隽永,未中进士已远近闻名。由于坚实的古文、儒学、书法功底,为他青年得志、步入仕途奠定了基础。谢登科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生活清贫,深受百姓爱戴,当地百姓尊称他为“谢青天”。道光二十四年五月,谢进士在任病逝,当地百姓将其灵柩用牛车运送原籍,翻山越岭历时三月余运抵安西州。知州率众官员及居民迎接灵柩,于其故乡山水梁建造坟茔安葬。旁栽植苍松翠柏,立主碑、神道碑、墓碑三通,历代百姓称其为谢家坟茔,历代州官府员每年清明节前往坟地祭奠这位清官。
  谢登科,生于斯、学于斯、长于斯、死后又葬于斯,他是喝了疏勒河的水,沐浴了祁连山的阳光,成长起来的一位忠君为民的贤者,他不仅仅是谢家之宝树,更是故里之荣光,国家之栋梁。斯人虽已远去,疏勒河喧腾的浪花,仍然踏着雪山的流云,飘过玉门古道,把满腔的诗情,化作团团锦簇,回应着历史的呼声,洒向这一片绿洲。
    站在这厚重的土地上,站在这旷古久远的历史集合处,历史的风霜刀剑已磨砺出此地高贵的品质,脚下的城池遗址,远峰的长城烽燧,而或一种历史的况味涌上心头。依稀感受到诗仙李白笔下“茫茫走胡兵”的悲催,岑参“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的呻吟,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豪迈;隐约看到不远处的锁阳城薛仁贵领兵坚守,智退哈密国元帅苏宝同的英姿,征西名将左宗棠率领湘西子踏遍天山南北,驻军屯粮,兴修水利,广植驿柳,那一棵棵驿柳身姿遒劲,赢得春风满渡的历史画面。这历史的盛衰都根植在断壁残垣中,挥洒在旷日持久的漠漠烈风里,沉淀在岁月的沧海桑田中,与这祁连山疏勒河一道坐标着河西的不朽。
   而今,翘首顾盼,白云悠然,戈壁新绿,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千百年的发展已浸润出耀眼的光华,曾叠过无数先人体温的大地,而今一片祥和宁静。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也没有现代文明的污染,新农村的白墙红瓦掩映在繁华翠叠里,幸福的炊烟里弥漫着泥土的清香,“福禄花田”的清香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味道,幸福的光景都一一浸润着这千年古道,这画面犹如草圣张芝挥斥方遒的艺术画卷,抑或是一代进士谢登科的“金殿对策”,都给人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文|王兴鹏)
 
 来源:转载瓜州风微信公众号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证件查询 | 监督信箱 | 招聘信息

Copyright@2021 gshyw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甘公网案备—62090202000454号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 邮箱:945139299@qq.com 电话:13739379699 15193701275 陇ICP备20210008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