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祁连文苑 > 正文

【祁连文苑.张掖】乡土作家王强 | 荞麦的故事

来源:《金色甘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强  2021-11-16 11:54:08  浏览:

   说到荞麦,突然记起小时候,村子里流传下来的一个故事,村里老人们经常对我们讲。故事说,也不知什么年朝代,这地方发生了战乱,村里的人们都逃到了祁连山上,在深山老林里避难。为了不饿死,人们离开村子的时候,把荞麦种子偷偷藏在炕洞里的草木灰里面,草木灰里面荞麦不被匪兵发现,还有就是草木灰干燥,荞麦籽不发霉。战乱结束后,正值夏秋时节,回到村里人们看到村里被匪军抢得一无所有。村里人将藏在炕洞里的荞麦取出来,种在地里,秋里收获了荞麦,村里人吃上了荞麦面,活了下来。
 

 
   故事流传了不知多少年,我的心里常常这样想,在张掖这地方,夏秋时节,地里种小麦、玉米都长不成熟,只有种荞麦能长成熟。
   小时候,物质生活还相当落后,我们这地方只种传统农作物玉米、小麦。七月份小麦收完,地里就种上荞麦。我们家也种十几亩荞麦。七月份,就成了抢收抢种的季节,“早种一日,早黄十日。”遇上秋脖子短的节气,寒流天气早早来时,荞麦籽儿都没长饱就冻死了,就颗粒无收了,地里投入化肥、人工、种子就白浪费了,地里只能收些荞麦枝叶子。遇上好年景,荞麦冻不死,荞麦籽儿结成饱饱的,一亩地打个200多斤。


   我也种过几年荞麦,麦子收割后,把麦捆子码在地埂边,浇完水后,四天后就能种荞麦,荞麦就像贫穷家里的孩子一样,把地犁完后,撤下种子,再用筢一平地上就行,过几天地里荞麦就露出了芽儿。荞麦好种,浇二次水,地里施一次化肥就行了。深秋时节就怕荞麦被霜冻死。那些日子,我们常常关注天气预报,听到天气预报早晨有霜冻。五更时,我们就把麦草搬到地埂边,天亮时点上,村子里就围绕浓烟雾中,用这种方式驱散寨霜。那个不懂科学,有没有用,我当时我也不知道。
   割了荞麦,拉到场上,用木叉把荞麦杆抛在场上,天天中午套上牛,拉着碾子来回走,下午再用木叉将荞麦杆子挑起来在太阳底下晾,这样好几天,才能把荞麦粒儿碾下来。


   收完荞麦,天气就冷了起来,人们都去磨房研磨荞儿面,家家吃荞儿面,已是一年最后一次的喜庆。那时候荞面还没成保健食品,荞麦也没有小商贩收购。那时候,我们家里贫穷我们家里把麦子卖掉,天天吃荞麦面。记得有一天,秋脖子短,我们家的荞麦粒儿都长饱了,家里收了几千斤。一个冬天,家里天天吃荞麦面,早晨,荞麦面粑粑,中午荞麦面香头子,下午荞麦面面条子。那时候,家里是穷日子,我们把荞麦面称黑面,小麦面称白面。天天吃黑面,不吃白面,荞麦面糙,难以下咽。这就是我童年对荞麦面的记忆。
   如今,我们村子成了全市闻名的制种玉米专业村,村里的土地全部都种上了制种玉米,荞麦也不种十几年了。如今的荞麦面也成了保健食品,也成了人们的抢手货。我在超市就碰到了荞麦面,买了一大袋,回到家里,做上荞麦面条儿,也不知做得手艺不行,吃着荞麦面条儿,咋也不像小时候的味道了。(注:文稿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王强,甘州区明永镇沿河村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在《飞天》《黄河文学》《短篇小说》《青春》《青年作家》《西安晚报》等报刊。
来源:《金色甘州》微信公众号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证件查询 | 监督信箱 | 招聘信息

Copyright@2021 gshyw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甘公网案备—62090202000454号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 邮箱:945139299@qq.com 电话:13739379699 15193701275 陇ICP备20210008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