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正文

【非遗文化.张掖】鞠勤 |《高老庄宝卷》与高老庄

来源:张掖市第四中学 作者:鞠勤  2022-05-19 12:05:08  浏览:

    由一本《高老庄宝卷》结缘,更加深刻了对宝卷的创作者阿朱、任积泉、曹斌、胡永晖、缪丽霞等文友的交往和认识。奉读宝卷,不仅被其中的细节所感动和钦佩。于是决定发挥自己特长,用小楷按宝卷格式用心抄写该宝卷,为宣传河西宝卷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抄写的过程中,边读边写,总有诸多感慨,多次想为宝卷和宝卷编创者们写点东西,但总感觉满脑子零碎的东西无法串起。自己除了对他们敬仰还是敬仰。


    但凡有些知识和阅历的人对“高老庄”这个地名应该不陌生,大家都会说这是《西游记》中的地名。由高老庄,还可以引出一个人物,那就是猪八戒,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是唐僧的徒弟,西天取经猪八戒的故事多多。在民间,根据西天取经演绎而成的故事,在张掖的庙宇、寺庙中的绘画、壁画中,也真实存在。就连每年春节的社火中猪八戒背媳妇,那也是必不可少的镜头。可这些文化元素,都出自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中。《西游记》成书距今600多年,而在广袤的河西大地上,却留下了唐僧取经故事的不少传说,并有“黑河”“弱水”“流沙河”“羊台山”“牛魔王洞”“高老庄”“猪八戒洞”“猪八戒墩”“晾经台”以及与猪八戒有关的一系列“西游文化”遗迹。
    张掖古称甘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由于甘州地处河西走廊东西贯通的自然条件和通衢南北的枢纽位置,这里,商贸往来,文化沟通,自然成了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区域。早先,甘州曾聚集着戎、羌、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民族的交流,使得音乐、诗歌、舞蹈在这里融合,使张掖又成了实实在在的小调、乐舞之邦 。


    河西走廊甘州、凉州一带还是当时佛教文化进入中土的重要枢纽,佛教艺术与中土文化交汇,唐代时形成了《甘州》《凉州》大曲。以梆子、碰铃、三弦等乐器伴奏的宝卷讲唱就是在这样的宗教艺术土壤中形成的艺术新体裁。历经千年,河西宝卷依然鲜活地存在张掖一带,人们世代传唱着敦睦向善的故事。
    这样的话,以西天取经为题材的《西游记》,自然少不了河西这一通道的风土记载,在今天张掖一带流传着丰富的与僧人西行的故事传说,唐僧收服猪八戒的高老庄据说就在张掖,这里有众多与高老庄有关的遗迹与风物传说。为了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传唱张掖民情风物,近年来,在社会学家任积泉先生的主持下,宝卷文化如雨后春笋兴起。《高老庄宝卷》就是根据甘肃省临泽县民间流传的有关高老庄、猪八戒的文化遗迹及传说,融合小说《西游记》里猪八戒入赘高老庄的故事,结合张掖风土人情与除恶扬善的价值观,以当代高姓先生复原高老庄过程中的故事创作的一部跨越时空之新作。


    宝卷以高老庄因遭野兽侵害,高员外张榜招亲为主线展开:高老庄的富户高员外为除兽害发榜招婿;猎户朱天杰(被玉皇大帝贬下凡的天蓬元帅化名)揭榜打死花斑豹后,高员外节外生枝意欲悔婚,朱天杰据理力争后入赘高府为婿,后因嗜酒现原形与高家发生剧烈矛盾;唐僧赴西天取经途中解救高小姐、收伏朱天杰并赐名八戒之后带领其赴西天取经;高员外因错误招婿郁郁而终,高小姐离家出走导致高姓消亡高老庄衰败;当代本土高姓先生为赓续西游文化前缘,矢志复原高老庄并最终梦想成真的曲折故事。
    在创作形式上,该宝卷秉承河西宝卷散、韵结合,念、唱结合的形式,用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为我们再现了《西游记》中这一脍炙人口的故事场景。其铺陈切合宝卷作品特点,故事首尾清晰完整。特别是语言雅洁、明快,适合口头演唱与阅读欣赏,显示作者团队文学音乐素养非同一般。这种集历史、文学与音乐感于一体,并叙述创作缘由的新宝卷,令人耳目一新。
    同时,该宝卷创作团队借鉴以往宝卷文本写作特点,在设计故事情节时注重使用与内容相吻合的曲牌以强化念唱效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曲牌演唱拍成视频并转化为二维码附与卷内,使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实现了表现方式的创新,有效地解决了宝卷爱好者不会演唱曲牌的问题。为河西宝卷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开劈了新的途径。 

    黑河滋养万物,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这千里河西大地,从来不乏为文化情怀而坚守,为梦想而奉献的仁人志士。这当中,真就出现了一位宝卷中所说的高先生——高尔戈。此人其貌不扬,忠厚敦实,经商有道,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吸引了一帮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能人志士,为复兴民俗文化而奔走呼号,为高老庄复原工程倾注毕生心血,定使一千多年来形成的西游文化在当代得到传承。


    我与高尔戈先生的认识,也缘起于《高老庄宝卷》。《高老庄宝卷》是这样讲述的:“这高先生矢志醉心于高老庄复原过程,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乎其神的小故事……只说是这高先生有一日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后生,和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携手相立于自己面前,说想回高老庄,只见那后生手握一柄钉耙,用力一挥,眼前便出现了一处山清水秀,水草丰美,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其中有一处庄园格外惹眼,门口大匾额上赫然写着几个字:高老庄。他正要一探究竟,无奈竟然醒了。刚开始高先生认定是自己白天劳累,又一直倾心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却不料接连数日梦见高老庄内的盛景,还梦见此庄不远处有一七彩神山,色彩斑斓,绵延不绝。高先生心有所系,便驱车来到地处今日临泽县倪家营镇高庄村一带,一心探访梦里的高老庄。跟随村民的指点,他来到昔日的高老庄遗址,梦里的高老庄水清树茂,一派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但他眼前却只有一座荒凉肃穆的土垒废墟,静卧在荒漠蓬蒿之中,与不远处红砖亮瓦、绿树成荫的移民新村形成了鲜明对照。遥望昔日的高老庄,荒草凄凄,乱石嶙峋,高先生就此下定决心,要在这荒滩之上,重建高老庄,复原梦中的高老庄。”
    说得再好不如实干,一念既起,定要梦圆。于是高先生遍访村民,组织人员查阅史料记载,搜罗民间传说,又结合自己梦境中的高老庄,和一帮文化传承者对高老庄复原工程画出了一幅蓝图,力求使高老庄复原项目工程处处体现出浓厚的本土特色和人文情结。从设计到动工,这里的一石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情怀。工程复原重在一个‘原字。    
    今天,高老庄复原工程的劳动者,克服重重困难,一点一滴雕琢着高先生梦中的高老庄,为了最大化的保留和还原建筑本土的味道,高老庄复原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一次次修改讨论,力求尽善尽美,使得高老庄不仅被赋予了古老的建筑气息,更融合了守护者们新的精神传承。
    如今的高老庄,掩映于丹霞山下。已经开发成民俗博览园的其中一部分。走进高老庄大门,整个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建筑引人入胜,其内建筑布局讲究,俨然《西游记》中高老庄再现。牌匾、撰联、文物、书画选用讲究,这里已成人们构通历史,念唱宝卷的重要场所。庄园外墙筑土夯实,内墙青砖砌成,前庭、后院、倒座、堂屋、厦房,还有高小姐的绣楼,一应具全。院内花树成荫,绿植和谐,少不了临泽当地最适栽的枣树,还有园子里那些已经被刻上鸿运当头的葫芦倒挂在摇椅之上,都足以引你驻足。这里假山、池塘相映成趣,不由让人想起可能高小姐曾在此,月下赏花呢。是的,花与树的搭配,树与建筑和搭配相得益彰,无一不彰显出庄子原本的味道。
   庄园内,河流穿过,流水汤汤。天然而成的河水流进了流沙河(即现今的大沙河)。这里无疑就是流沙河的源头。西游记中的流沙河、高老庄,过去、现在,自然天成,连系在一起。一切都是缘分。


   从园中向后山望去,山顶有三样东西依然形迹可辨,那就是七彩石一块,斑斓猛虎一只,还有状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造型一个。无独有偶,这真是天意。在此建筑“高老庄”, 从这一点上说开去,真让人有一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之感。现实中的高老庄还原了西游记中的高老庄,实属巧合。
    西游记第十八回中对于高老庄的描述大致是这样的,“行者引路而去,正是那春融时节,但见那:草衬玉骢蹄迹软,柳摇金线露华新。桃杏满林争艳丽,薜萝绕径放精神。沙堤日暖鸳鸯睡,山涧花香蛱蝶驯…”如何复原打造西游记里高老庄的景色,那就成为了高老庄建设中重点考虑的事了。
    考虑到高老庄门头及夯土墙的特点,最后高老庄正门两侧选定的是榆树和沙枣树各一棵。而等树移栽过来后,从正门再看高老庄,两棵树为高老庄平添了些许沧桑,也为整个庄子带去了勃勃生机。
    当然除过正门以外,高老庄的绿化也会伴随着二三号院的建设整体展开。庄内的流水绿植,后院的花鸟果园也会随着高老庄的建设日趋完善。到那个时候,满园春色关不住,鸟语花香飘出来,我想,那才是西游记中的高老庄吧。
   去了高老庄,最让人流连难忘的还是这里的美食,那老馒头、大包子、红烧肉、小米稠饭等,一下子还原了西游记中高老庄的富庶,让你吃上一顿还想再来,那是记忆、更是乡愁。
    如今,这里已开发成河西民俗博览园,室内文物古迹排列参差有序。说高先生是商人,但商机中透着儒雅。儒雅中渗着正气,博览园中的一切:复原现代慈善家、民主爱国人士陈馥屏雅宅及一应布置,还将陈馥屏的画像置于庭堂,为陈馥屏先生作宣传,也为拯救张掖民俗历史文物而奔波不停。高老庄里旅僧与主人夜夜促膝长谈,留住农耕文化,汉武帝金台拜将,左宗棠植柳戌边,西路军血战河西,王震进疆屯垦,他们遗落民间的器物大多进了博览园的庙堂……知青点、供销社、警察馆、梁家河的窑洞。观看一件件尘封于历史沙海里的器物,那梁、那柱、那穿越时空的屋檐,给人们启示的不是几近消失的文化,而是串联在文化脉络上闪光的文明。所有这些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今年正月在此举行的民俗文化节,络绎不绝的人们汇聚于此,看着大戏,念着宝卷,尤其在高老庄念唱《高老庄宝卷》,无疑那是一种亲切、复原,行走其间,文化根植于心的硕果一一对应。西游记中的高老庄原先在人们脑海中抽象的影子,一下子变得具体又可触摸。其功德泽被后世,真是概莫大焉。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一部高老庄宝卷,亦真亦幻,讲述了高老庄前世今生的故事,曾有人慨叹:八戒成佛往西去,人间再无高老庄。西游记故事中的高老庄,曾是一代代人们追寻的一个瑰丽的梦……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高老庄”这个梦已经成真了。高先生和高老庄工程的建设者们,遵循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以大佛寺壁画为源泉,结合村落文化,对张掖本土临泽高老庄进行深度的研究挖掘,将高老庄复原工程作为一项弘扬临泽,乃至河西走廊特色民俗文化的“历史再现”工程,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符号。
    说到《高老庄宝卷》的创作,张掖历史文化研究名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任老任积泉先生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功不可没。宝卷的第一文本作者阿朱则是我熟悉的书友。阿朱何人,原名赵冬梅,甘州区医院医务工作者,一名普通的护士。之前,我与她在陌上书会相识,她爱好读书,曾利用三年时间组织书友开展陌上书会张掖站发起的“一千零一夜”的线上读书活动,是广大读书爱好者工作之余,夜间读书交流的重要平台。2021年她被派往甘南支医,高原地区严酷的缺氧环境,整得她拼命工作之余,好多时候不得不依靠输氧解决头疼问题。而且每遇节假日,还要奔波于张掖,除了照看家庭,但是她对文化的热爱,对宝卷创作精进不辍,总是积极响应任老的窜辍,一帮爱好宝卷文化的人们,吃一回热气腾腾的“大锅台”,相聚一起,对创作的宝卷一次次修改、打磨……《高老庄宝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利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十易其稿,最终成型。宝卷成书后,用她的话说,平时交际语言都变成了七字句、十字句(卷中韵文)。知一斑而窥全豹,可见文字修行之深厚。
    世界的《西游记》,河西的高老庄。“宝卷写的高老庄,万千情怀曲中藏。善恶因果有来由,不信你把宝卷念”。正如任积泉先生所说:西游文化之于河西人,是一种凝聚在心底的深厚的文化情结,复原后的高老庄,集民俗文化展示、娱乐休闲为一体,对本土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高老庄文化”,是一次创新和创造,也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情怀。而这一帮矢志不渝传承宝卷文化,不断进行守正创新的新时代写卷人,更让我们看到了河西文化正在向着更深更远处走去。
 

    作者简介:鞠勤,又名南山子衿,男,1985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花寨中心学校、小满中心学校、张掖四中。1999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散文集《岁月的声音》《祁连情缘》以及儿童经典悦读系列丛书《幽默笑话》卷。多年来,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多篇(首),散见于《甘肃日报》《北方作家》《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未来导报》《张掖日报》《甘泉》《黑河水》《中国诗词》《诗词月刊》《诗词报》《诗词百家》《福建诗词》《甘肃诗词》等报刊杂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证件查询 | 监督信箱 | 招聘信息

Copyright@2021 gshyw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甘公网案备—62090202000454号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 邮箱:945139299@qq.com 电话:13739379699 15193701275 陇ICP备2021000894号-1